招生預約

【太極與氣養生班】第十四期報名
報名開跑,
2019年1月17日開課歡迎大家踴躍參加,一起來學習太極拳與氣功的奧秘,養生防身與健身!請點【報名連結】

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

氣的軌跡(四)易簡太極拳

其實羅子追尋太極拳有很長的時間,年輕時也是從武俠片、小說、和一些坊間傳聞開始,對於「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的描述非常嚮往,就算是在大學時學習日本劍道,對武術有基本了解後,還是對太極拳的神秘十分著迷,也許在那個時候,羅子早就將太極拳視為放下武器後的首選武術。

民國80年,當時有一部電影「推手」,講一位居住在美國的太極拳老師的故事,當中有一幕,太極拳老師一發勁,將一個小胖子打過整間教室撞倒了對面的桌椅;在電影的最後,老師站樁定在餐廳裡,幾十個美國壯漢都無法將他拖走,最後老師渾身一抖一放,壯漢們紛紛跌倒。這幾幕讓羅子非常好奇,太極拳是不是真的可以練到這個境界?

「推手」電影預告

在那之後沒多久,羅子讀到一篇文章,說太極拳發勁是一種波動,所以被打出去的人應該是一跳一跳彈出去的,能夠在地上走代表還不是真的發勁。這個說法來自一位蔡肇祺老師,羅子循線找到光華雜誌,買了幾本書,其中一本就是【我所認識的太極拳】,在這本書中,羅子第一次接觸到「凌空勁」
羅子以前買過這本書,但後來沒再收藏。
如果對內容有興趣,可以參考這個網頁

這是羅子最後留下來的蔡老師的書

如果是本部落格的讀者,應該知道羅子對「凌空勁」持反對的態度,不過請大家了解,羅子年輕時是相信凌空勁的,只是經過長久的考察思辨後,最後才決定否決它的「搏擊功能」,而不是完全否認「凌空勁現象」。

在追尋的過程當中,羅子收集了很多書、錄影帶,但是羅子很遺憾地發現,太極拳光看書是學不會的。
目前羅子手上的太極拳相關書籍,
其實之前還有許多其他書籍,羅子後來都沒再收藏了

羅子曾經收過這套書,後來也沒再收藏

當年買的一套錄影帶,現在連播放器都找不到了

羅子也參訪過一些名師和道場,每一位老師都有各自的特色,當然也都很厲害,但是因為羅子先前有日本劍道的底子,所以對「暴力」(剛力)真的有點了解,如果考察之後,羅子懷疑這些技法要克制剛力也得使用相當程度的剛力的話,那我就沒什麼興趣了,因為羅子的目標是「以柔克剛」。
當完兵工作後,因為同學介紹,曾經短暫地
在二二八公園接觸過鄭顯氣老師

在學無相氣學期間,因為另一位同學介紹,
與如魚太極拳的陳取寬老師有一面之緣

就這樣一直毫無所獲地追尋,轉眼過了15年。

民國95年10月,我的乾媽大病初癒,對門鄰居介紹她去學太極拳調養身子,乾媽知道我對氣功和太極拳有興趣,就介紹我去看看。其實一開始羅子並沒有抱很大希望,因為長久的追尋也差不多磨光了我的信心,但是乾媽既然說了,我也只好去看看。到了練習場地,一開始我只是遠遠地看著,想說如果沒什麼特別就回家,可是鄰居非常熱情地招呼我過去,還請老師親自為我示範,老師就擺出掤手讓我推。

就是這一推,羅子發現找到老師了!

這就是我的老師蘇國興先生,他是我目前看過鬆柔走化最厲害的太極拳大師,不要看他近百公斤的體重,他站在你面前和你推手,硬是會覺得他像棉花一樣鬆柔空虛,抓不到實體。其實原理並不難懂,就是「聽勁」和「鬆柔」罷了,羅子在部落格中也已經寫得蠻清楚了,可是真正的難處在實行,一個人要如何把這種能力練到遍佈周身,除了刻苦鍛鍊之外,要先了解箇中關鍵才會練對方向。
因為網路上沒有老師的照片,為了老師的隱私權,就不自作主張公佈了。
這是在友站找到的文章,這條傳承路徑就是我們這條分支

蘇老師過去的比賽經歷,男子第九級冠軍

第九級是最高量級,也可以說是無限量級

羅子學的太極拳門派是「易簡太極拳」,這個分支是宋志堅師祖創始,承襲鄭曼青師祖的「簡易太極拳三十七式」,如果要再往上追溯的話,就是楊澄甫師祖的「楊式太極拳」,所以我們算是「楊太」的後傳。
宋志堅師祖演示易簡太極拳六十四式

宋志堅師祖的巨作【太極拳學】,
上下兩冊非常充實,除了拳刀劍桿招式外,
還有歷史、哲理、傷科、藥學等內容

鄭曼青師祖演示簡易太極拳三十七式

鄭師祖的著作,當年在市面上不太好找,
羅子一看就知道是好書,立刻珍藏。

楊澄甫師祖楊式老架連貫照片

羅子花了大約半年的時間才把六十四式的套路學完,因為蘇老師教學非常嚴謹,每次上課可能都只學到半招或一招,每招都要注重內在細節,沒通過就不教後面的招式了。

每次上完課,羅子都會再留下來,和老師練習推手,因為羅子真正想了解的是太極拳在受到暴力壓迫時要如何應對,所以羅子常常把劍道的方法使在老師身上,老師也不負我望一一破解,只是有時候打得比較激烈,羅子也常被打飛出去,難免掛點小彩。

那段時間是羅子最困惑也最快樂的時期,每次被老師打飛後回家思索,想出練習方法,之後再回去向老師請教,又被破解打飛,好像自己怎麼做都錯、怎麼想都摸不著邊;不過這樣讓羅子更有興趣,因為這些都是「人」使得出來的技法,今天不行只是還沒學會,總有一天一定會搞懂的!

經過三年半,好像突然懂了什麼,羅子自許「小成」,之後就是慢慢進步,沒再去仔細區分進度。今天羅子在部落格上寫的內容,都是這樣一點一滴「打」出來的。

在這段時期,羅子真正得到的是「聽勁」,而這又回過頭提升了我的「氣感」。當年羅子因為觀想力太強,導致想要觀察外界的氣時,念頭一起,氣就湧到手上產生干擾,可是在練推手時,你必須完全不預設立場,單純感受對方的來力,對手只要一發現你有錯誤的預設立場,就會立刻趁虛而入,將你打敗,這種感受在和老師練習推手時有非常深刻的體會。就這樣磨著磨著,最後只剩下全身性的「傾聽」,沒想太多,力量來了就反應,沒有外力就不反應,不在乎力量來或不來、從哪裡來,只有傾聽、只是反應。慢慢地這種感覺沉入潛意識,身體好像有點自動化,之後,在推手有了一定程度後,沒想到「氣感」也從這裡自行萌發,明確而清晰地。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之後羅子在太極拳方面就一直比較注重「聽勁」「走化」,對「發勁」反而興趣缺缺,讀過【實戰相對論】這篇文章的朋友大概就會了解,因為羅子把武器和社會現況納入武術考量,所以一來認為發勁無用武之地(因為不合法),二來實用上還是拿武器比較實際(否則也不會發展太極劍、刀、桿等器械),羅子學太極拳只是爲了一個追求,自保即可,不為求勝,就像羅子常講的:「就算武功天下第一,現在也沒有武林盟主讓你當」。

在不斷練習「聽勁」和「走化」的過程當中,身體慢慢就會放鬆,之後漸漸體會出一種液態的體感,好像身體並不是由一塊塊的肌肉骨骼組合起來的,它們整體反而像單一個水袋在晃蕩。剛好在這個時候羅子接觸到王唯工博士的研究,才發現一般提到太極拳的養生功能,其實應該是幫助體液運行,也就是「活血」的效果,於是羅子的養生體系又增加了一塊,在無形的「氣」外,又加上了有形的「血」。現在羅子會認為,學習太極拳要多少練一點推手,要不然太極拳的養生效果可能會打很大的折扣。

來到這裡,「氣」的追求到達一個自我完成的階段,過去所學好像都各就各位,但是,沒想到一個沒想到的主題從沒想到的地方沒想到地冒出來。(待續)

2 則留言:

  1. 那末,您知道CSA?或認識CSA會員?

    回覆刪除
    回覆
    1. 您問了一個很有趣但我不知道怎麼回答的問題...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