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預約

【太極與氣養生班】第十四期報名
報名開跑,
2019年1月17日開課歡迎大家踴躍參加,一起來學習太極拳與氣功的奧秘,養生防身與健身!請點【報名連結】

2015年8月9日 星期日

氣感的養成

世上流傳的功法這麼多,我們要如何選擇自己需要的來練呢?這時就需要一種辨別的方法來做引導,也就是所謂的「氣感」了。「氣感」並不是一種特殊的感應力,事實上,它是五感的延伸,也就是「視、聽、嗅、味、觸」五感的進階版。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強項和弱點,例如羅子是以觸覺為主,但其他感官偶爾也會感受到氣。

多數人不覺得自己有氣感,但羅子認為氣感是人類的本能,與生俱來,我們只是不懂得怎麼用而已,並不是真的沒有。人類是一種很特別的生物,由於大腦(意識)的極端發達,導致許多生物本能被意識壓抑住,例如分娩這種行為,是所有物種存續的重要關鍵,凡是不能順利進行這個過程的物種大概都會絕種吧我在網路上找到這段影片,一頭母象在產下小象之後,會自行踢打小象,刺激小象呼吸,而我們現代人如果沒有學過要拍打小嬰兒直到哭出來,應該就不知道要這麼做小孩大概就活不了了。(影片血腥慎入,但很感人)



就羅子的經驗來說,造成氣感缺乏的障礙主要有兩項,一個是身體不夠清淨,另一個則是心理不夠清淨。

羅子常常把「身體」和「心理」,用「感應器」和「操作員」來打比方。如果感應器有問題,傳出來的信號充滿雜訊,那當然操作員是無法判讀的;但如果感應器良好,但是操作員缺乏經驗,或是操作員扭曲解釋,也一樣會讓判讀結果失真。

現代人的身體,因為長期過著不自然的生活,所以火氣量往往偏高。火氣會造成真氣的阻礙,影響正常的生理機能,當然也一定會造成神經的雜訊。多數人可能都沒有發現,其實我們身上一直都有一種麻麻刺刺帶電的感覺,這就是「火氣
感」,可是我們從小就與這種感覺為伍,大腦已經把它設定成基準線了,所以要比這條基準線還要強烈的感覺,我們才能知覺到。

氣功的初學者一定是從這個階段起步,這時沒有辦法,只好採用一些「標準功法」,讓大家在盲目中練習。還好這時的火氣量真的很大,覆蓋範圍也廣,所以就算是盲目練習,也能清除掉一大堆火氣。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身體清淨了,身上的刺麻感會漸漸減輕,雜訊變少,基準線降低,氣感自然就會浮現出來。

對於一個完全沒接觸過氣功的素人來說,只要帶到這個程度就會自己成長了,可惜多數人對氣功都有一些迷思,有些人過度追求,而有些人則過度拒絕,這兩者都造成心理上的不清淨。

過度拒絕者其實很簡單,就是堅持自己沒有感受到氣,造成氣感被意識阻斷。過度追求的人則往往在沒有氣的地方,自行創造出一個不存在的氣感幻像。某些學打坐的朋友,如果是用觀想法門,諸如觀想脈輪或是聖光等方法,也可能發生類似的現象。不論是過度追求或過度拒絕,這兩者都讓內心無法公正地觀測身體傳來的訊號。請不要小看這些影響,羅子在這個階段,至少受困了七年!最後羅子是怎樣脫困的呢?靠的是「推手」。

很奇怪吧?感覺上「氣感」好像比「推手」還要高深,怎麼會降級來解決呢?

其實是這樣,氣感是一種若有似無的感覺,初學者往往自己拿不定主意,於是就會依賴老師或比較厲害的同學,但是這種依賴心又進一步加深自己的不確定感,讓氣感更加無法成長。

推手就不是這麼回事,對方有沒有出力?出多少力?出力的方位如何?這些都是明確的事實,如果我方誤判,就會被推出去,完全沒有模糊地帶。於是心就可以沉澱下來,只專注於觀察,沒有預設立場;隨著功夫慢慢進步,雙方的攻防漸趨緊湊複雜,但是心思反而單純,只是不斷聽勁、不斷走化,最後這種心態沉入潛意識,成了!

羅子在學會推手之後,氣感才真正穩定下來。

現在羅子在教學的時候,都採用這樣的邏輯,事實上也有不錯的成果,所以羅子在此建議各位朋友,如果對氣功或太極拳有興趣的話,請一定要練練推手!推手不用計較勝負,可以參考羅子之前的文章,重點是追求身體的鬆柔和心理的清淨,這樣對各位的進步會有很大幫助!

2 則留言:

  1. 哈囉 羅子,

    有幸逛到太極拳實驗室部落格
    先稍微自我介紹一下

    小弟姓賴

    目前在學無相氣學, 已經學了一年, 也就是進修班課程剛上完.
    在學習的這一年當中, 一直覺得氣感不是很確定, 剛好逛到了太極拳實驗室, 看到羅子提到, 練習太極拳的推手可以增加氣感,

    所以我上網查了一下推手, 但查出的結果都是推手跟意念有關, 更甚者, 練習太極拳的時候也是需要動用意念, 那這樣是不是跟無相氣學的不要以意念控制氣有所矛盾哩?

    謝謝
    : )

    回覆刪除
    回覆
    1. 賴先生您好, 就我所學, 不論是學習太極拳或無像氣學, 最好都不要使用意念, 因為過度使用意念容易形成執念, 執念會變成幻覺. 一旦產生幻覺, 氣感就會受到干擾, 便無法觀察氣原來的樣貌.

      羅子學習推手, 主要著重在聽勁和走化, 並不太重視發勁, 因為專心練習聽勁走化, 可以體會如何在動態中保持靜心, 只去反映外力的時機大小方位, 不用預設立場, 如此氣感就可以漸漸穩定下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