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預約

【太極與氣養生班】第十四期報名
報名開跑,
2019年1月17日開課歡迎大家踴躍參加,一起來學習太極拳與氣功的奧秘,養生防身與健身!請點【報名連結】

2011年12月4日 星期日

十三勢 擠

「擠」字還算是現代的常用字,所以要瞭解「擠」式的意義,我們不妨用一些簡單的例子來說明:
  1. 公車很擠:描述在固定的車廂空間中有很多人的樣子。
  2. 擠牙膏:描述壓縮牙膏管的空間,讓牙膏的壓力提高而流出來的動作。
「擠」字的用法大概就這兩種,如果整理一下,就會發現它的意思是「將較多的物質塞到較小的空間中」,以物理名詞來說的話,可以稱作「壓力」。

所以,所謂的「擠」式,就是「壓縮空間、提高壓力,然後將對手彈出去」的招式。

運用「擠」式時,要主動去佔據對手的空間,以增加彼此之間的壓力,當壓力提高到一定限度後,將這股力量釋放出來,就會造成彈開的現象。由於牛頓第三運動定律的關係,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所以「擠」式的作用對象平等地及於雙方,這時就有一些關鍵因素,會影響招式的效果。

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方是否「得機得勢」。若敵我雙方都承受相同的力量,則重心穩定的一方獲得優勢,可以維持身形而能繼續進攻;失去重心的一方,架勢就會崩潰,也許會跌倒,至少也無法維持強力的攻勢。「擠」式是攻守易勢的招式,只要使用得當,就可以讓自己從守勢轉變成攻勢。

由於「擠」式顯然會造成雙方面的頂抗,所以不宜正對著對手的施力方向施展,應該從他的側面或後面出手。一般在太極拳中強調「不丟不頂」,意思是要黏住對手,不要讓對手隨意地甩脫,也不要正面撞向對手,但是「擠」式的天性就是「頂」,並且事實上也有高手是正面接下力量再直接反彈回去的,所以我們只能說,要用「聽勁」正確地測度雙方的力量,如果頂抗所造成的壓力是自己可以承受的,則略為頂住無妨,但是如果頂不住就不要勉強,應該先走化,再轉到側面進攻。

參考【意上寓下力(三)】的說明,太硬或太軟的物體互相擠壓,是不會產生反彈的,所以「擠」式要有效,就需要在身上產生彈性,能夠蓄積擠壓的能量再加以釋放,這一點就要靠肌肉的「伸長收縮」才能辦到,例如下樓梯時,大腿正面的股四頭肌(Quadriceps)就是處於伸長收縮的狀態,它可以控制向下走的速度,避免因為重力牽引而使我們失控跌倒。運用「擠」式時也是相同的技巧,在我們與對方產生頂抗時,就要用手臂的肌肉進行伸長收縮來吸收及蓄積壓力,等到壓力減弱,我們再將力量釋放出來,就可以完成「擠」式。請注意,由於肌肉的「伸長收縮」的伸長程度與出力比率並不符合「虎克定律」,所以在蓄積壓力時,要注意只能在肌肉的適當伸長範圍內使用,一旦超過範圍就要立刻變招。

現代太極拳的「擠」式,通常是以右臂掤,然後左掌壓在右掌上表現的,實質上這個動作想要表示的效果,第一種是我們雙按失利,被對手走化,但是右手還黏在對手身上,所以這時就立刻用左手補一招,橫向攻擊對手;或是第二種狀況,對手雙按被我方履往左後方,而我右手仍黏在對手身上,這時就可以用左手擠往對手的側面,讓他摔倒。這兩種做法都是攻擊對手的招式節奏,讓對手以為招式剛結束,心情稍微放鬆的時刻,就立刻從他剛剛避開的位置發起攻擊,這樣的攻擊十分不易察覺,勁力會突然無聲無息地冒出來,攻其不備,自然也容易奏效。

「擠」式奏效之後,對手如果沒有摔倒,也該重心不穩了,所以接下來往往就是「按」式,擴大對手的失勢,下篇文章我們就會談到這一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