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預約

【太極與氣養生班】第十四期報名
報名開跑,
2019年1月17日開課歡迎大家踴躍參加,一起來學習太極拳與氣功的奧秘,養生防身與健身!請點【報名連結】

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右掤

在之前用「左掤」結束與上一個對手的交手後,由這一式的「右掤」,開始與第二個對手的交手動作。

因為「掤手」其實不能說是一個招式,當作是一個狀態會比較恰當(請參考【十三勢 掤】),所以套路中的這一段,主要都是在交待兩式之間的銜接過程。我們先看絲柔小姐的示範:
  1. 從之前的「左掤」開始。
  2. 因為重心己經在左腳上了,所以我們只是右轉45度,讓尾閭(也就是尾椎骨)落在左腳上。這時注意要張開左胯(髖關節),避免膝蓋扭轉受傷。兩手在左側做「抱太極」的動作。
  3. 右腳向前踏一小步,利用這個動力向前推進,變成右側的弓箭步。把身體轉正,然後右手順勢出。左手置於右腕後,作變招的準備。
說穿了,其實「右掤」指的是整套動作最後的狀態,如下圖:
右下臂橫在胸前,劃定我方的守備範圍,光是這個動作,就可以稱作「掤手」了。

與之前的「左掤」不同,這一次我們把左手隔一段距離放在右腕後:
請注意!在這個招式中,左手才是變化的樞紐。為什麼呢?

羅子認為掤手不含勁。因為我們知道下臂往外推的力量其實很小,不相信的話,我們可以找一位強壯的朋友來比腕力,但是我們向內扳,他得要向外扳:
像這張圖片一樣,我想在這裡絲柔小姐的贏面是很大的。

所以羅子並不認同用掤手向外推來發勁的手法,而認為掤手僅僅用來聽勁。如果對手往前壓,則我們用左手抓住對手成「採」式,將對手向後引;而如果對手後退,則我們的左手貼上右腕變成「擠」式,將對手推出去。這兩種變化在之後的招式都會演示出來,所以在這裡我們就先不解說,留待之後再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